国际公共管理2022年秋季学术论坛
暨澳门基金会《2022年学术项目资助计划》人才发展研讨会
11月12日,沪澳学术机构联办国际公共管理2022年秋季学术论坛暨澳门基金会《2022年学术项目资助计划》人才发展研讨会,研讨会由国际学术研究院、国际公共管理学会、永利官网主办,永利官网国际学术研究院共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院承办,yl23455永利、明德书院支持,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基金会《2022年学术项目资助计划》资助,本次研讨会主题为《面向2035年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际学术研究院青年委员会主任陈家豪、刘弘烨主持了本次会议,国际公共管理学会会长张向前教授、国际学术研究院经理高胜文博士、研究院经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刚博士、研究院经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宏教授;,研究员王亚航、桂苑洁、华思雨、刘祺、刘伯良、刘小芳以及其他成员与友好机构代表等出席本次研讨会。

出席线上研讨会人员
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日报》、《澳门人报》及中国新闻网等相关媒体与网站广泛报道了此次国际公共管理2022年秋季学术论坛暨澳门基金会《2022年学术项目资助计划》人才发展研讨会活动盛况,在海内外引起热议,取得了广泛的关注。

学术项目负责人、国际学术研究院经理高胜文博士赞扬研究团队勇于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前沿问题,并对取得优秀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与祝贺。他建议应以人才培养、人才回流及人才引进来完善人才发展研究,配合产业发展,达到人才与产业双轨并行,理论与实际能结合运用,研究必须务实创新,强调研究材料的多维性、准确性与连续性。并指出追问事实真相,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性联系,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取向,相信只要研究团队坚持为高质量完成学术项目而共同努力,研究成果定能助力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会议上,研究员王亚航以《面向2035年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为主题,从为什么研究沪澳、一流大学标准、沪澳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详细汇报,表示世界一流大学集群是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支撑点,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合作方式将会发生改变,跨区域大学集群将会是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面向2035年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必要且可行的。

会议中,各项目专家与学者进行了交流、讨论及建议:学术项目负责人、国际公共管理学会会长张向前教授总结点评指出,研究分析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两地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澳门急需新的高价值、高社会贡献产业,上海构建国际大都市需要更多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一流大学是一流产业发展重要前提基础; 第三,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更开放一流大学支持;第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急需破解“卡脑子”“卡脖子”“卡嗓子”问题,需要一流大学提供一流基础理论创新、一流科学技术应用转化、一流文化传承创新。

张向前教授表示未来可更广泛推进沪澳两地一流大学合作、沪澳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沪澳一流大学、一流产业和区域等多主体协同,全方位促进中国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院经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刚博士表示,人才是事业之本,大学是育才之基,要充分发挥澳门与海外联系紧密的“桥头堡”作用和上海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内地大学资源集聚的大后方优势,开展澳沪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才,并指出要立足澳门,放眼世界,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面向全球开展办学合作,打通育才、引才国际化通道,切实提高澳沪协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效能,积极创建企业大学和政产学研用联合育人基地,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融合,切实提高服务澳门高质量发展能力。随后,研究成员桂苑洁、华思雨、刘祺、刘伯良、刘小芳分别就沪澳协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等相关前沿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与讨论。

永利官网与国际学术研究院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期望团队为高质量完成学术项目而共同努力、研究成果能助力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图/文 杞万村 刘小芳
编审:杞万村